留学到底需要多少钱?
想要一次性申请20所美国*?先掂量下小心脏受不受得了!
来源:美世说 日期:2022-07-04 09:06:58 阅读量:1765根据Common App统计,美本申请者人均申请院校的数量为4所。在疫情之前,国内申请者通常会选择申请8-10所院校,即便是想要“广撒网”的同学,也*多是投递10-12所;而疫情之后,随着留学形势的变化莫测、结果的难以预测,很多同学通过增加申请数量来拉平录取概*,10-15所几乎成为平均水平,甚至有同学申请到20所以上的学校。
大家知道,Common App一个账号*多申请20所学校,就在刚刚过去的申请季,我们真的遇到有申请者双开CA账户,只为了多申几所学校,其中还不包括独立申请系统的学校,这样全部加起来可能都要逼近30所学校了。
每年都有申请20所以上的同学
但是被拒*也普遍偏高
当“海王”之前,建议大家还是好好地去做school research,如果是一个合适的*,多花点时间也值得,反之哪怕投入的再少也是浪费。
合理的选校永远是冲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三足鼎立,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冲高,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同时记住,GPA和标化始终是入围*的入场券,规划活动一定要有科学的顺序。
每年都有上百位家长问“怎么才能进XXX学校”,家长希望要一个模板,然而这与*的要求,恰恰是背道而驰。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好的路线”都与其他人截然不同。即使是做了与某校录取学生完全一样的活动,也并不意味着后来的这个孩子也能被录取。事实上,模仿别人是活动规划中的下下策。要在活动规划上取得成功,没有单一的路径,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需要找准自己的主线并且不断推进才会收获成功。
活动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某一种类型的活动天生就比别的活动要好。许多信息渠道会暗示模拟联合国、辩论和机器人俱乐部等活动高人一等,但是自然摄影、在家写代码或者经营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的爱好是画漫画,不要担心它不够严肃,这样的爱好正是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美国大学*想要的是什么?
通常美国大学申请都需要提交高中成绩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绩点GPA,大学通过学生的成绩、排名等来判断学生是否和学校的要求相匹配。没有什么能够比成绩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了。
当然不同的课程难度对成绩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认为IB>AP>A-Level>普高课程,如果想要冲刺top*,建议选择难度较大的课程或者和所申专业相关的课程。
其次,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文书,目的就是通过申请文书来了解申请人的思想、态度。对于学校来说,申请文书就代表了申请人的形象,好的申请书甚至可以成为扭转形势的关键!
无论是在文书还是在活动中,美国大学都非常看重对某一专业或者某一事物的热情,然而除了热情之外,招生官更愿意看到的是你的贡献,你对周围社会带来的影响。因为在美国,衡量精英的标准并不是钱和学历,而是影响力。
申请大学时,这种影响力不一定非得是世界*的,你可以影响你的学校、影响你周边的社区,甚至仅仅是影响你的家庭。
推荐信的目的是帮助你向招生官 展现更全面、更真实的品质个性 美本申请时,我们常常重视了GPA、学术科研、课外活动以及文书写作,但有时会忘记推荐信的重要性。 我们在找推荐人的时候,一定注意找熟悉自己的老师,不仅仅是你上过他的课这么简单。*好是你们有深入的交流、有一起合作的研究,你的推荐人一定不仅仅了解课堂上的你,更了解课堂外的你。 推荐信的内容上,其实不用刻意罗列学生参加了什么比赛、有什么奖项。*重要的是写一些学生的特别之处,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再加上一些事件细节的描写,这样更容易写出一封出色的推荐信。 总之,世界**大学录取的过程是一个多次“双向奔赴”的过程。成功的*大因素其实就是孩子自身的努力与美世老师的强强联手,只要通过科学提早规划,让孩子各方面都成为强有力的申请者,自然就不用担心太多了。数千枚美世学子沉甸甸的录取,就是*好的证明! 从未来全球*申请趋势来看,竞争还是会非常激烈。同学们应更重视早规划,尽早明确自己的申请*。想要获取美世老师1V1精准定位及选校服务的同学,赶紧扫描下图二维码吧,祝同学们早日圆梦!

为什么选择美世教育
国际教育10余载
深耕国际教育行业10余载。发展至今,在北上广深等12个国内城市及美国、日本设立直属分公司及全球客户服务中心
菁英导师优势
TOP10等世界高校
背景导师
科学智能系统
职业发展智能测评系统
导师匹配与管控系统
智能选校系统
接轨世界高校
目前已帮助众多学子成功
申请到世界高校offer
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国际接轨
培养中国学子的全球胜任力
美国高校直接合作
斯坦福,宾大等
多名藤校前招生官
为美世学子服务
超级福利!测一测适合你留学的国家
你适合去哪个国家留学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