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到底需要多少钱?
《中国高考报告(2023)》发布丨新高考命题方向下的*展望
来源:美世说 日期:2023-02-07 11:41:23 阅读量:1792近日,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撰的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图片来源:华夏经纬网
每年春节假期结束以后,*会公布高考筹划工作,同学们都非常关注高考的命题方向以及高考的试题难度。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及*新趋势如何?《中国高考报告(2023)》都给出了答案,我们一起往下看。
2023年高考
四大趋势剖析
2022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奋进之年。《中国高考报告(2023)》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报告》指出,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发现,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除了上述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来的高考文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论证/证据评估等,理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开放式设问、结构不良、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维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并对2023年高考趋势作出了几点判断:
1.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2.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高考评价体系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
3.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有助于将学生从传统的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强化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育,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在“考思维”“考能力”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将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教育模式。随着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将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
4.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高考评价体系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积*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关于2023年高考命题,《报告》还判断认为,新高考背景下,未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包括: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
因此,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而非“授人以鱼(传授解题套路和题海战术)”。而广大考生而言,又该如何应对这一转变呢?
面对2023高考改革调整,
同学们该如何从容应对?
针对《中国高考报告(2023)》所提出的高考命题方向及趋势变化,抖音上不少网友也表示,这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超人”才能应对变化吗?
图片来源:抖音
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除了上文提到的通过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以外,*还将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形成了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想要上本科,未来的*道路只会越来越难!
不止如此,近年来高考人数不断攀升,2021年全国高考人数达1078万,2022年更是高到1193万。2023年高考人数将轻松突破1300万?高考人数暴增的背后招生人数却增长缓慢,这也意味着考上985/211便是难上加难。
2022年各省985、211录取*
寒窗苦读12年,不要说985/211了,想上一个本科都那么难。难道真的不能摆脱“一考定终身”了吗?学习成绩欠佳就没有办法进入*深造吗?
如果明知高考这条“独木桥”已经越来越挤,不妨就提前转换赛道吧,以下这几条*路径都是不错的选择:
1、选择进入国际学校,未来出国读大学。对于成绩欠佳的同学来说,高中选择国际学校入读,后期出国留学的规划是完全可行的。这个方案的优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明确,通过国际课程体系*终申请国外大学。
2、高考结束后,直接申请出国读高中。大部分选择这条路径的家长,现在能够接受高考成绩申请出国留学的国家也很多,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所**院校都接受高考成绩申请。
3、在国内就读OSSD课程,以加拿大本地学生身份申请全球*。先在国内进行OSSD课程的学习,拿到学分之后,顺利帮助孩子申请世界**大学。OSSD课程*明显的优势就是能够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魔咒。在如此激烈的教育竞争中,选择美世OSSD国际课程,在国内直接注册加拿大安省学籍,在国内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合格毕业生将取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凭,以加拿大高中毕业生的身份申请全球大学。
由此可见,面对新高考改革的一系列变革,我们是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多条*通路去缓解压力的。回归高考变革的本质,我们又寄希望于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能够放眼未来,适应未来变化的世界。
学校和家长能做的,归根到底都只是授之以渔,指导辅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思维模式,这恐怕还远远不够。
注重低龄阶段内力培养
打造未来国际合格人才
纵观当今父母为孩子成绩焦虑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未来的恐慌,担心孩子长大了考不上好大学,适应不了社会。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并且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关于未来国际人才核心素质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美世教育有一个“5C1S”的理念,“5C”代表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reativity(创新能力)、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能力)、Cultural Competency(文化理解与传承),“1S”代表Study Skills(学习能力)。
未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人才需求,我们的孩子不能只有学习能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包含了像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样一种责任和担当的国际化视野。
美世教育卓越菁英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针对国际化长期培养的菁英人才的课程,分为六大方向,英语、数学、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品格,目前已经开设的有英美文学与写作、公共演讲与辩论、人类历史与文明、中国诗词与文化、高效行为与习惯、社会情感与学习、以及全球领导力项目课程。
对于孩子未来国际人才核心素质培养,美世绝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英语课程这么单一,而是给成长期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带着一身本领和十八般武艺,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坚信,未来*好的教育,一定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世界,成就全球视野。如果您对孩子教育规划有任何疑问,欢迎扫描下图二维码预约咨询,美世教育专业老师将全心全力为您服务。

为什么选择美世教育
国际教育10余载
深耕国际教育行业10余载。发展至今,在北上广深等12个国内城市及美国、日本设立直属分公司及全球客户服务中心
菁英导师优势
TOP10等世界高校
背景导师
科学智能系统
职业发展智能测评系统
导师匹配与管控系统
智能选校系统
接轨世界高校
目前已帮助众多学子成功
申请到世界高校offer
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国际接轨
培养中国学子的全球胜任力
美国高校直接合作
斯坦福,宾大等
多名藤校前招生官
为美世学子服务
超级福利!测一测适合你留学的国家
你适合去哪个国家留学
A
B
C
D